演講主題:美味也要食安:農產品初級加工的衛生安全自主管理ABC
講者:謝昇佑 老闆(好食機農食整合有限公司)
時間:20190625 19:00-21:30
重點整理:
小規模農產加工是台灣農食產業的基礎
農產加工略分為兩種路徑,一為自行加工,另一為委託代工
食品加工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,而不同的食品加工所承擔的風險也會有差異
小農加工可能會在生產面、銷售面遇到困境,例如:推動初級農產加工廠須建構完善的管理系統、設置加工場可能對農地環境帶來衝擊、缺乏完善的輔導機制、需管理銷售的通路等等
小規模加工的重點是管理觀念,並提及加工製造流程表的重要性
家庭式小型食品加工及其常見的食安風險
本次演講由國內對於有機商品與食品安全逐漸重視的現況起頭,進而延伸至農民關心的食品加工議題,並以下列數個主題連貫本次講座。
一、為什麼要談「小規模」農產加工?
先由臺美國情差異的時代背景起頭,再解釋「小規模」的定義,並闡述現今小規模農產加工的重要性。
如:臺灣食農產業基礎就是小規模型態、小規模農產加工為產業創新的社會基礎、小規模加工更接近使用價值的生產。
二、現代經濟體制下的小規模生產者
本主題主要在論述「小,不代表不用管理,問題是該如何管理」的理念。
三、農產加工路徑
分為
1.農友自行加工:又分為初級加工與深度代工兩種,但具體的分類上易有爭議。
2.委託代工:又分為中小型食品製造業、食品工廠
四、重新思考風險的概念
本主題在討論決定食品加工風險的因子,包含以下幾項:
1.產品特性:水活性低佳、低PH值佳、乳製品風險高
2.產量:高容易產生廢棄物汙染
3.作業環境:獨立程度
4.生產者能力:知識、資本
5.加工模式:自行生產、代工
6.製程:複雜度、標準化程度
7.銷售方式:市集、網路、通路
並以各式食品加工實例比喻,如肉類&水果、不同蔬果的加工製品其風險均有差異。
五、如何評估風險
講者提出評估風險的公式為「風險係數=理論值X產量X銷售模式X稽核紀錄X環境條件」
並以數項細項解說,如「產品本身近期狀況如何?是否有出事風波?」、「產量越高風險越高」、「消費者是否感到有保障」。
六、小農加工/小生產者加工的困境
1.在生產面的困境:
(1)難以符合法令規定、法令規範不明
(2)主管機關權責模糊(土地、生產行為、交易行為)
(3)缺乏完善的輔導機制
2.在銷售面的困境:缺乏具管理能力的通路
七、推動初級農產加工場必須思考的課題
1.建構完善的分級管理系統
2.開放農地設置加工場可能造成的農地環境衝擊
3.小農經濟體制的願景是否合理
八、家庭式小型食品加工合法嗎?
在食安法規上並沒有法令疑慮,因為依照現有法規,未登記則為食品業者(又稱食品製造業),青農自行加工屬於此類,則應該自行檢驗做食品品質管理,標準則比照GHP(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)之規定。
而食品工廠(有登記者)的規定又有不同,稽核附表與條件不同。
而在通路面向最重視的是商業登記,因為有稅務問題。
本主題的結論:其實小型的只要做好衛生安全,基本上都是合法的,不像大家以為的有法令疑慮。此外,主管機關是衛生局,因此只管衛生安全與是否超限使用。在空間方面則建議找閒置空地,不要在農地直接加工。
九、從小生產者處境思考分級管理的課題
1.為什麼要分級管理:以交通法規為例,就像是不同車子要不同的管理方式
2.分級管理背後的政治經濟意義:社會治理(風險控管&個人自由)、經濟人權(管理強度&經濟活動之間的限制)
十、講座結論:把簡單的做好就會及格了
除卻超大產量生產建議走標準化的食品工廠外,此處以苗栗果醬加工實例闡述家庭式代工也能做的很好。小規模加工的重點是管理觀念,並提及加工製造流程表的重要性。
十一、補充:小生產者如何選擇加工品項?
除卻右圖的要點外,也別忘了產量、預期消費者等因素。
十二、風險危害管理
食品加工危害類型:物理型危害(頭髮、指甲掉進去)、化學性危害(添加物、藥物殘留)、微生物危害(細菌)
並以數項案例進行輔助說明,如:
加工現場的工作服沒有口袋,避免異物掉進去(如牙刷)
加工用手套常是紫色、衣服常為白色(天然食材少有紫色,管理方便)
十三、紀錄者總結:
本次的講者謝昇佑先生提供了許多小規模食品加工方面的知識,並毫不吝嗇的從時代背景、具體案例、注意事項都進行了鉅細靡遺的解說,即便是並非青農的我們都感到受益良多,是一場相當充實的講座。
對青農來說是個可以思考的方向,但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及輔導機制,還有評估食品加工的風險是否適合每位青農。
Comments